在工業經濟秩序加快恢復的同時,1月-4月我國采礦業投資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。其中,除了煤炭的投資保持比較穩定,黑色、有色、非金屬的投資都出現較大幅度下降。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?一方面是加快恢復,一方面是投資下降,這是否會導致出現原材料價格出現一輪大幅上漲?針對《中國礦業報》記者提出的問題,工信部部長苗圩做出回答。
苗圩表示,1月-4月,不管是黑色金屬、有色金屬還是非金屬礦的采礦業投資,都是在下降的。主要原因是因為礦山大多處于偏遠偏僻的地區,受疫情影響,人員返崗困難,復工復產相對較慢。加上下游需求增速的放緩,礦山企業投資的意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。“我記得2月下旬的時候,我專門連線湖北宜昌,啟動磷肥春耕備耕的生產工作。他們也反映,湖北是磷礦石資源富集的省份,當時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人員返崗難,礦區內的磷礦資源運出省難,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”苗圩說。
苗圩表示,近期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,礦山投資下降的態勢會得到緩解。1月-4月,投資雖然也在下降,但是下降的幅度比1月、2月的時候收窄,趨勢是由負轉正的。“這幾個月我們發現,隨著復工復產的增加,也出現了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,產大于需的情況還是存在的,這種情況下不可能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空間和可能。”苗圩分析。
此外,發布會還透露,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連續出臺了推動5G加快發展、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等文件,致力于加快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,更好地發揮對當前穩投資、擴內需、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。以5G網絡建設為例,除了網絡建設自身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以外,還能帶動產業鏈上下游,包括相關設備、移動終端的研發和生產。目前,工業互聯網領域已有超過70個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平臺,在能源、交通、醫療等行業的應用深度和廣度上持續拓展,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和質量,支撐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,提升傳統產業競爭能力和整體發展水平。
發布會現場,記者問題重點聚焦工業經濟回暖趨勢能否持續、如何保證重點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穩定、中小微企業目前的復工情況等,工信部負責人一一做出回應。